首页

艾丝女

时间:2025-05-30 05:18:48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50114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七枚奥运奖牌,张雨霏刷新中国游泳纪录

必和必拓首席商务官邬睿格向三里河表示,进博会将合作伙伴、政府、供应商等聚集在一起,就潜在的机会进行实质对话,能在这里共度一周,非常兴奋和激动。

(新春走基层)浙江浦江:春节不打烊 乡贤与家乡“双向奔赴”

东京4月12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10日出席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共同举办的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论坛并发表致辞。

国家卫健委: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新型的消费变革?对此,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认为,新型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变革的生动写照。

第三届生生哲学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

店门口,4辆摩托车整齐排列。“不能让英雄的店倒了,这就是咱北京人的‘局气’。”李先生和3个摩友从香山骑40分钟摩托车过来。

中国乒协公示巴黎奥运会参赛名单 孙颖莎陈梦出战女单

纽约州检察官马修·科兰杰洛则在开案陈词中表示,“此案涉及犯罪阴谋。被告特朗普策划了一项犯罪计划,以腐败地参与2016年总统选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